看圖您會以為是「奶酥吐司」嗎?NO~NO~NO~ ~ 這是一款帶著頹廢美的麵包--巴布卡Babka!
它起源於波蘭和烏克蘭地區,屬於波蘭式的猶太麵包。而“babka”一詞來自斯拉夫語babcia,意思是祖母,因為“祖母”向來就會製作很多好吃的東西和甜點啊~~(笑)
巴布卡麵包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猶太式,用麵糰揉成漩渦狀烘烤而成,另一種則是用平底鍋製成的東歐式。今天要製作的則是猶太式的巴布卡麵包。
《圖片:Pinterest》
整體而言,巴布卡麵包就是一種充滿甜味帶著漩渦(扭轉)曲線的麵包。
最早是使用肉桂做內餡,隨著時代演進及市場需求,口味也跟著多變起來:巧克力醬、花生醬、奶油乳酪、果醬、堅果、果乾……等等都可以拿來做內餡。
另外也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,烘焙者改用“奶油”替代原配方的“植物油”,讓麵包吃起來更香軟、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。
《圖片:Pinterest》
形狀製作手法也有幾種變化,最上圖是外層完整包覆,但內裡會呈現漩渦(扭曲)狀態,也是今天採用的手法。
不然也可選擇使用如中圖的「辮子」手法來製作,內餡一目了然~~
《圖片:Pinterest》
最後還有以蛋糕形狀呈現,再淋上巧克力醬的方式。
各憑所好任君挑選~~但以阿懶實際操作經驗,2、3種方式是較不費力氣的唷~~
食譜:(參考Martha Stewart)18inch(19x9x7)
《麵糰》
中筋麵粉 250g
細白砂糖 60g(原117g)
速發酵母 5g
鹽 適量(原1/3tsp)
蛋 1顆(室溫)
蛋黃 1顆
牛奶 122g(常溫)
無鹽奶油 76g
《內餡》
奶油乳酪 240g
細白砂糖 2tbsp
蛋黃 1顆
香草濃縮 1tsp
鹽 適量
果醬 適量
《表層奶酥》
中筋麵粉 166g
糖粉 111g
無鹽奶油 56g(融化)
《蛋液》
蛋1顆+水1tbsp
麵糰材料混合揉出筋製作麵糰,盆底抹油或撒些麵粉,靜置發酵至兩倍大。
製作奶油乳酪內餡,將除果醬外材料混合均勻,覆蓋冷藏備用。
製作上層奶酥,將所有材料放入盆中,混合成顆粒狀,冷藏備用。
麵糰排氣,置於撒少許高粉的工作檯上。
擀開成長方形。這邊建議盡量薄,捲數才會多,成品切面也才漂亮。
塗上果醬,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。側邊記得留少許空別塗,阿懶在這步驟塗太滿嚕~~
接著塗上奶油乳酪混合物。
一側向中間捲起,盡量卷緊密。
另一側也向中間捲起。後來發現到此步驟就可以先稍微扭轉麵糰,省力又能做出漂亮的漩渦。
接著目測分為三等份,左邊向右摺過來。
右邊再向左摺過來。最後雙手握住麵糰左右兩端,開始向擰毛巾般旋轉。如有幫手者會比較好作業, 阿懶只有一個人兩隻手,扭到想哭哭~~
放入模具中。刷上一層蛋液。覆蓋靜置發酵兩倍大。
進烤箱前,再刷上一層蛋液,並灑上奶酥。
送入預熱好的烤箱,以180度烤約50分鐘。之後降溫到160度,烤約15-20分鐘,讓表面呈現金黃色。
取出放涼後再脫膜~~
如此高熱量,糖+奶油+乳酪外加可能有些邋遢的外表,卻是異常美味,所以有時間請試試這款帶著頹廢美感的Babka麵包唷~~